最近,金华政府发布了金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其中关于住房的部分值得我们关注,赶紧来看看。
提供舒适品质的住房保障服务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居住品质,推动实现人人“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转变。
1、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多渠道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补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体制机制,逐步放宽准入门槛,稳步扩大住房保障受益覆盖面,加大对青年教师、青年医生、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等群体的政府保障力度。加大开发区、自贸区等重大平台的住房保障力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多渠道拓宽租赁住房房源,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营运公共租赁住房(集体宿舍),努力满足其他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优化住房保障方式,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
积极推进住房改造。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危旧房改造与城市更新、城市能级提升,科学合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时跟进各县(市、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开工、基本建成、竣工和交付情况,保障棚改质量。创新安置模式,推进单一的整体搬迁模式逐渐向住宅、货币等多种安置模式转变,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居民积极性,保障搬迁居民得到妥善安置。
2、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紧紧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完善土地、金融、财税等一揽子政策组合,提高精准调控的能力。加大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力度,有效扩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给,优先满足自主型和改善型需求。强化市场监管,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理性定价,严格规范新建商品住房供应管理,有效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加强住房市场运行监测管理和预期引导,及时主动发布商品住房建设、交易、价格等方面的权威信息。优化住房建设空间优化布局,推进住房建设与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计划等规划衔接,加强与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就业结构、公共交通的空间匹配,改善职住平衡。新建住房中积极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进一步加大一次性装修,鼓励高装配式建筑。
3、改善人居环境
大力营造宜居环境。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加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和街头游园规划建设,积极推进五百滩公园、婺州公园、八咏公园、清风公园、燕尾州公园等的景观提升,新建成古渡公园、河盘翠舞公园、东湄公园等一批具有金华特色的精品公园。大力开展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和拆后地块复绿等行动。提升垃圾处置水平,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设施配备,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科学推进各县(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场和生态填埋场建设,完成十八里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库区景观提升工程和四号库区和扩容技改库区生态修复工程。
加快推广未来社区智慧化服务。加快九大应用场景落地,科学制定规划设计标准,迭代完善相关运营导则。以因地制宜、分类统筹、开放迭代为原则,加快落地未来社区试点。立足小区及周边实际条件,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强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智慧终端建设。建设城镇住宅小区数字化安全监管应用,健全推广数智化无盲区安全防护网,实现零延时数字预警和应急救援。
4、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1.公共租赁住房。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实现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
2.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基本完成城镇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
3.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按标准安排补助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家庭改造危房,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住房条件。
4.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改造带动全面提升,实现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整洁、社区服务配套、管理机制长效、小区文化彰显、邻里关系和谐。
5.环境质量。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5%以上,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国家下达指标要求。